背景資料:
某市外環(huán)路全長54km,其中,北外環(huán)路總長10.56km,規(guī)劃路面寬度為50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該路段因沿黃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現(xiàn)有黃河河床標高比路面設計高程高出2~3m),而且處于雨期積水地區(qū),土質(zhì)大部分為黃河粉砂土,少量粉質(zhì)黏土,全線均為軟弱路基地段(地基承載力平均l0~80kPa.因此,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共同研究,依據(jù)當?shù)夭牧蠣顩r、施工條件與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
(1)土工織物鋪墊.K1+780~K1+980,長200m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質(zhì)差,葦根很多而深,采用帶眼雙面膠無紡布(150-200g/㎡,抗拉強度為2050kN/m)鋪墊.
(2)K6+200一K6+350,長150m,位于黃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質(zhì)、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塑料排水板處理.塑料排水板施工時工藝程序如下:攤鋪下層砂墊層、塑料排水板穿靴、機具就位、整平原地面、插入套管、拔出套管、機具移位、割斷塑料排水板、攤鋪上層砂墊層.
問題:
(1)土工織物一般應該鋪墊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具體作用?
(2)請指出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工藝程序.
軟土地區(qū)路基施工案例答案解析題
1.背景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來用瀝青混凝土,路線長19.2km。該路地處平原地區(qū),路基橫斷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層以黏土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層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為40%~52%,地表無常年積水,孔隙比為1.2~1.32,屬典型的軟土地基。結(jié)合實際情況,經(jīng)過設計、監(jiān)理、施工三方論證,決定采用砂井進行軟基處理,其施工工藝包括加料壓密、樁管沉入、機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經(jīng)實踐證明效果良好。
2.問題
(1)本項目若采用拋石擠淤的方法處理軟基,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2)根據(jù)背景資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順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藝。
“軟土路基施工”案例分析與答案解析
背景材料:
某路基填筑施工至軟土區(qū)段,項目部制定的該區(qū)段基底開挖方案中注意事項如下:(1)基底開挖用推土機、挖掘機或人工直接清除至路基范圍以外堆放;深度超過3m時,要由端部向中央,分層挖除,并修筑臨時運輸便道,由汽車運載出坑。(2)軟土在路基坡腳范圍以內(nèi)全部清除。路基穿過沼澤地只需要清除路基坡角范圍以內(nèi)的軟土。護坡道以外,對于小滑塌的軟土,可挖成1:l~1:2的坡度。
問題:
(1)改正項目部制定的該區(qū)段基底開挖方案中注意事項的錯誤。
(2)進一步補充完善上述注意事項。
背景材料:
某噴粉樁施工前幾步工序如下:1)標定輸灰泵的輸灰量、粉灰經(jīng)輸灰管到達攪拌機噴灰口的時間以及預攪下沉速度等幾個施工參數(shù)并確定施工工藝。2)通過室內(nèi)試驗選用施工所用的固化材料。3)使用帶計量裝置的噴粉樁機,記錄水泥的瞬時噴入量和累計噴入量。計算儲灰罐容量。4)預攪。
問題:
(1)除標定上述幾個施工參數(shù)外,還應標定哪幾個施工參數(shù)?如何確定施工工藝?
(2)施工中,發(fā)現(xiàn)噴粉量不足時應如何處理?
背景材料:某高等級公路第四合同段,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車速120km/h,路基寬度26m,路面為雙向四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路線通過地段為一古河道,地表為礫石類土壤,部分路段為采砂場廢料堆。礫石層覆蓋厚度一般在l~5m不等,礫石層下為粉質(zhì)性底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在埋深2m以下,路線兩側(cè)為農(nóng)業(yè)區(qū)。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為防治高填路堤沉降,在采取相應的設計處理措施基礎上,設計方對施工提出以下要求;
(1)加強對地基的壓實。
(2)嚴格分層填筑并充分壓實。
(3)填挖交界處挖臺階。施工方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一處軟基,在對軟基處理之后,以硬質(zhì)石料填筑地面上2m高度范圍并分層壓實。由于填筑過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數(shù)天,天晴后排除積水繼續(xù)施工,為趕工期,工班長提出加班加點填筑,按時完成后可立即進入下一道路面基層施工工序。
問題:
(1)施工方對軟基處理后填筑路堤的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請?zhí)岢龊侠泶胧?br /> (2)因大雨誤工后工班長提出的建議可否采納?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