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市外環(huán)路全長51.4km,其中,北外環(huán)路總長10.56km,規(guī)劃路面寬度為50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該路段因沿黃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現(xiàn)有黃河河床標高比路面設計高程高出2~3m),而且處于雨期積水地區(qū),土質(zhì)大部分為黃河粉砂土,少量粉質(zhì)粘土,全線均為軟弱路基地段(地基承載力平均10~80kPa)。因此,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共同研究,依據(jù)當?shù)夭牧蠣顩r、施工條件與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1)土工織物鋪墊。K1+780~K1+980,長200m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質(zhì)差,葦根很多而深,采用帶眼雙面膠無紡布(150~200g/m,抗拉強度為2050kN/m)鋪墊。(2)K6+200~K6+350,長150m,位于黃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質(zhì)、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1~1.2m,間距60cm,梅花形擺排的灰砂樁擠密?;疑皹妒┕r工藝程序如下:平地→Φ12鐵桿掏孔→加料(生石灰塊+水泥+大粒黃砂)→搗實。
(1)土工織物一般應該鋪墊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具體作用?
(2)灰砂樁施工時工藝程序是否完備?如果不完備請寫出完備的工藝程序。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區(qū)巖層構成為泥巖、砂巖互層,土石比例為3.4:6.6,石方抗壓強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蓋層較薄。施工過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由于工期緊,施工單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項目。①含水量高的流動土質(zhì)、流沙地段的路塹開挖。②巖石地段的路塹或半填半挖地段,進行開挖作業(yè)。③鏟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臺階。事件2:在填筑路堤時,施工單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層鋪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復雜而采用豎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機整平每一層,最大層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標高時,改用土方填筑。
(1)指出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項目。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錯誤做法,并提出正確的施工方法。
(3)針對該路段選擇的填料,在填筑時,對石塊的最大粒徑應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