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估對象為甲企業(yè)于2005年12月31日購入的一臺設備,該設備生產能力為年產產品100萬件,設計使用年限為10年,當時的設備價格為120萬元,甲企業(yè)在購入該設備后一直未將該設備安裝使用,并使設備保持在全新狀態(tài),評估基準日為2008年12月31日。
評估人員經調查獲知,目前該種設備已經改型,與改型后的設備相比,被評估設備在設計生產能力相同的條件下,需要增加操作工人2人,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條件下每年增加設備運轉能耗費4萬元,同時,由于該設備生產的產品市場需求下降,要使產品不積壓,每年只能生產80萬件,經調查,根據有關規(guī)定,該種設備自投入使用之日起,10年必須報廢,該類設備的規(guī)模經濟效益指數為0.8,評估基準日之前5年內,該設備的價格指數每年遞增4%,行業(yè)內操作工人的平均人工費用為每人每月1200元(含工資、保險費、福利費),行業(yè)適用折現(xiàn)率為10%,企業(yè)正常納稅,所得稅稅率是25%。
求該設備于評估基準日的評估值。
某企業(yè)將某項資產與國外企業(yè)合資,要求對該資產進行評估。具體資料如下:
該資產賬面原值270萬元,凈值108萬元,按財務制度規(guī)定該資產折舊年限為30年,已計提折舊20年。經調查分析確定:按現(xiàn)在市場材料價格和工資費用水平,新建造相同的資產的全部費用支出為480萬元。經查詢原始資料和企業(yè)記錄,該資產截止評估基準日的法定利用時間為57600小時,實際累計利用時間為50400小時。經專家估算,該資產還能使用8年。由于技術落后,設計不合理,該資產耗電量大,維修費用高,與現(xiàn)在同類標準資產相比,每年多支出營運成本3萬元(該企業(yè)所得稅率為25%,假定折現(xiàn)率為10%)。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采用成本法對該資產進行評估。(計算過程中數字保留4位小數,計算結果保留3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