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說明和圖,回答問題1至問題3,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Pay&Drive系統(tǒng)(開多少付多少)能夠根據駕駛里程自動計算應付的費用。系統(tǒng)中存儲了特定區(qū)域道路交通網的信息。道路交通網由若干個路段(RoadSegment)構成,每個路段由兩個地理位置坐標點(Node)標定,其里程數(Distance)是已知的。在某些地理坐標點上安裝了訪問控制(AccessControl)設備,可以自動掃描行駛卡(Card)。行程(Trajectory)由一組連續(xù)的路段構成。行程的起點(Entry)和終點(Exit)都裝有訪問控制設備。系統(tǒng)提供了3種行駛卡。常規(guī)卡(RegularCard)有效期(ValidPeriod)為一年,可以在整個道路交通網內使用。季卡(SeasonCard)有效期為三個月,可以在整個道路交通網內使用。單次卡(MinitripCard)在指定的行程內使用,且只能使用一次。其中,季卡和單次卡都是預付卡(PrepaidCard),需要客戶(Customer)預存一定的費用。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有:客戶注冊、申請行駛卡、使用行駛卡行駛等。使用常規(guī)卡行駛,在進入行程起點時,系統(tǒng)記錄行程起點、進入時間(DateofEntry)等信息。在到達行程終點時,系統(tǒng)根據行駛的里程數和所持卡的里程單價(UnitPrice)計算應付費用,并打印費用單(Invoice)。季卡的使用流程與常規(guī)卡類似,但是不需要打印費用單,系統(tǒng)自動從卡中扣除應付費用。單次卡的使用流程與季卡類似,但還需要在行程的起點和終點上檢查行駛路線是否符合該卡所規(guī)定的行駛路線?,F(xiàn)采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fā)該系統(tǒng),使用UML進行建模。
構建出的用例圖和類圖分別如圖10.33和圖10.3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