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注冊會計師是×公司2017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yè)務項目合伙人。在實施審計工作過程中,A注冊會計師和項目組成員需要編制、復核、利用審計工作底稿。相關情況如下:
(1)項目合伙人要求每個項目組成員編制的工作底稿至少可以使本項目組其他成員在復核時能清楚地了解所實施的程序、獲取的證據(jù)和形成的結論等信息。
(2)在借閱×公司2016年度審計工作底稿時,項目組成員B私下更正了上年由他自己編制的部分工作底稿中存在的錯誤結論。
(3)在編制銷售業(yè)務審計工作底稿時,項目組成員C根據(jù)×公司與其客戶往來頻繁的特點,以客戶的公司名稱作為工作底稿的識別特征。
(4)為展現(xiàn)審計工作的思路和進程,項目組成員D在工作底稿中記錄對相關問題的初步思考和最終結論。
(5)歸整工作底稿時,項目組的助理人員E有選擇地復印并保留了由其他注冊會計師編制的部分工作底稿作為參考資料,以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6)因條件所限,檔案管理員F只保管紙質工作底稿。項目合伙人要求項目組成員將審計過程中形成的電子工作底稿轉換成紙質工作底稿后交給檔案管理員。
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與審計工作底稿相關的部分事項如下:
(1)A注冊會計師在具體審計計劃中記錄擬對固定資產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采用綜合性方案,因在測試控制時發(fā)現(xiàn)相關控制運行無效,將其改為實質性方案,重新編制具體審計計劃工作底稿,并替代原具體審計計劃工作底稿。
(2)A注冊會計師擬利用2011年度審計中獲取的有關存貨和成本循環(huán)的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jù),將信賴這些控制的理由和結論記錄于審計工作底稿。
(3)A注冊會計師在對銷售發(fā)票進行細節(jié)測試時,將相關銷售發(fā)票所載明的發(fā)票日期以及商品的名稱、規(guī)格和數(shù)量作為識別特征記錄于審計工作底稿。
(4)審計報告日后,A注冊會計師對在審計報告日前收到的應付賬款詢證函回函中存在的差異進行調查,確認其金額和性質均不重大,并記錄于審計工作底稿。
(5)在歸整審計檔案時,A注冊會計師刪除了固定資產減值測試審計工作底稿初稿。
(6)在完成審計檔案歸整工作后,A注冊會計師收到一份應收賬款詢證函回函,其結果顯示無差異。A注冊會計師將其歸入審計檔案,并刪除了在審計過程中實施的相關替代程序的審計工作底稿。